抗疫夫妻檔:愛與堅守同在
凌晨2:56分,福建對口支援宜昌醫療隊交通保障組負責人嚴東新接到了手機尾號為3641的醫護人員一通緊急電話。
醫:師傅,麻煩你幫忙安排一臺車接下我們。
嚴:好的!請問你們從哪里乘車,現在人在哪里?
醫:我們在三醫院。
嚴:你們有幾個人?
醫:7個人,馬上下樓,麻煩快一點來,外面很冷。
嚴:沒問題,5分鐘內到。
自承擔起福建對口支援宜昌醫療隊交通保障任務以來,宜昌交運集團旅游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嚴東新便24小時待命,在臨時搭建的現場值班點,完成醫療隊通勤和緊急用車的調度,全力保障三醫院及疾控中心的醫護人員、專家及行政人員的用車需求。“立足現場,隨叫隨到。聞令而動,積極響應。安全為先,服務至上。保障有力,能打勝仗。”成了他參與抗疫工作的真實寫照。
“如果其他值班人員不能出小區,就安排我頂上去!”這是進入疫情防控狀態以來,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副站長董曉紅最常說的一句話。同丈夫嚴東新一樣,董曉紅主動請纓堅守一線,從員工的吃食,到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資,她想盡辦法,多方聯系,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站場各重要部位、重要區域及重要人員安全可控,確保站場消毒滅菌無死角、后勤物資有保障。同時作為一名黨員的她,主動下沉社區,參與所屬社區出入人員登記排查勸阻、駐守小區居民勸返點執勤等工作中,為社區防疫工作補充了一份力量。
無獨有偶,面對疫情,還有不少類似的夫妻選擇了并肩作戰。道路客運事業部機關支部黨員淡小紅和丈夫分管所在社區不同的兩棟樓,2月14日情人節也是淡小紅生日,早早吃了一碗丈夫精心準備的長壽面便各自投入社區值守工作中;道路客運事業部機關支部黨員劉宜和妻子自年三十便各自堅守抗疫一線,“盡管已分別幾十日,但各自堅守、戮力同心的我們這一刻感覺更近了”劉宜如是說……
美好的愛情,不僅僅是朝夕相處、花好月圓,志同道合、共擔風雨亦是最長情的告白。
上陣父子兵:戰疫戮力同心


“這次疫情是我人生60歲以來所見到最大的災難,如果發生在過去我們不敢想,但如今國富民強我們都能樂觀面對。這得感謝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領導,感恩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王衛國是交運集團安全環保部部長,也是一名即將退休的老黨員。疫情在前,在公司,王衛國參加防疫工作會議,參與應急執守夜班,陪同檢查基層防疫工作,組織物資采購及全集團員工的疫情統計工作;回到社區,除日常防疫值守外,還結合自身多年的安全工作經驗,幫助社區排除了酒精存放靠近電暖爐等安全隱患。恪盡職守,不辭辛勞,王衛國以一名老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豎起不忘初心使命的行為標桿,站好最后一班崗,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
“父親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普通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社區抗疫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讓我們一起為宜昌加油!”2月2日以來,王璜偉迅速組織物流園區進行封閉隔離以及全面消毒殺菌工作,安排疫情期間公鐵聯運港鐵路到貨作業調度,連夜參與廣西百色捐贈物資轉運工作,并同父親一道,主動亮明身份,走進社區,領取任務,擔起責任,參與到石板溪社區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和測溫登記工作中。因排班安排不同,父子倆同在一個小區,一天下來卻幾乎見不到面,但同樣堅守崗位,戮力同心,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父子齊上陣,其力可斷金。父親的言傳身教,亦是最好的榜樣。在完成轉運廣西百色援宜愛心物資的任務時,因臨時受命來不及安排兒子生活,物流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童輝將兒子小童童帶到了現場。父親恪盡職守的形象定在小童童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責任、盡職、擔當,一代代傳承。
在各自家中,他們是恩愛夫妻,是慈孝父子
在抗疫前線,他們是并肩戰友,是攜手同伴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相互鼓勁、共同抗疫
愛與堅守同在,戰疫戮力同心
勝利在望,團圓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