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來自不同崗位的普通人
他們亦是奮戰在各自戰場的抗疫戰士
不畏險阻,奔赴一線
默默堅守,貢獻己力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交運人
嚴東新:義無反顧,使命必達
出車210臺次,運行957趟次,接送455人次,運輸物資39趟次,組織308人次的人員搬運,轉運6260件行李及物資……
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旅游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嚴東新及其帶領的福建醫療隊通勤保障組日日夜夜、風雨兼程的堅守。在2月11日福建醫療隊抵宜之前,根據集團公司安排,嚴東新已奔赴醫療隊駐地籌備通勤保障組工作。為了抗疫大局,他無暇顧及被困異地的女兒無法上學的問題,與妻子也只能在執行物資搬運任務中匆匆照面,全然投身于醫療隊通勤保障工作中。醫療隊抵宜后,他每天6:30準點駐守發車現場,與駕駛員同吃同住,將個人電話廣泛告知醫護人員,深夜凌晨依然電話調度用車,24小時隨時待命,優先保障固定通勤、臨時緊急用車5分鐘出發……無微不至、盡心竭力的服務工作受到了援宜醫療隊服務保障組和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
張華明: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疫情肆虐病毒橫行,我輩自當挺身而出共克時艱。你不滅,我不退。”帶病值守小區卡點的凌晨,旅游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張華明在朋友圈里寫下錚錚抗疫誓言。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1月25日,接上級安排,張華明緊急動員成立防疫應急交通保障突擊隊,隨時待命。1月30日,組建三醫院醫護人員專職免費接送車隊,全力保障醫護人員通勤。2月10日,通宵值守小區門崗后不及休息便再次趕赴福建醫療隊抵宜接機保障工作一線。2月19日,得知小區即將全封閉管理,他連夜趕赴駐地集中住宿,全面參與到交通保障一線工作中……深夜調集運力緊急赴漢接回被困游客、送養老服務隊馳援武漢,一樁樁,一件件,來自乘客的親筆感謝信和主管部門的信任即是對他工作的肯定。
徐麗娜:防控一線 “疫”不容辭
“作為一名黨員,在國難時刻必須身處一線!卡口值班,雨天居民送來的取暖器,愛心菜送達時一句“感謝共產黨”,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宜昌交運長江游輪有限公司黨支部宣傳委員徐麗娜如是說。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帶班值守須有擔當。由于緊急封城,游輪公司2位班子成員無法返程,另1位由于有出差武漢經歷需進行隔離,一句“沒關系,我來”,徐麗娜便從年三十到初三連續堅持帶班值守,督促船舶實施全面消殺、巡查防控工作落實情況、往返于九碼頭和黃柏河之間,為值班員工采買物資保障后勤。除單位值班外,在社區回復單位有值班工作暫不安排任務的情況下,徐麗娜仍堅持在值班空隙申領任務,聽從社區調度,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政策宣導、卡口值守出入登記、體溫測量、為居民送菜等工作。
張毅:用行動向黨組織靠攏
張毅,五峰客運公司城市公交車隊的一名普通駕駛員。
2月6日,張毅向老家五峰縣仁和坪鎮梅坪村支部委員會報名參加抗疫志愿者工作。在鎮疫情防控指揮部領導和村支委領導的信任下,張毅擔任了梅坪村疫情防控志愿者隊隊長,與其他志愿者一起,24小時4班責任制值守,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在修整待崗時間里,張毅又積極參與物資配送、聯防大隊巡邏、為孤寡老人測量體溫、村內消殺等工作,梅坪村處處能見到志愿者張毅的身影。
父親是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盡心竭力為基層服務的身影刻在眼中,作為交運的一份子,同事們在工作中的兢兢業業、干事成事的精神同樣深深影響著他。張毅說:“在這次疫情中,我看到了黨員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我要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入黨申請書已寫好。”
陳謙:戰“疫”一線,巾幗不讓須眉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疫情面前就要勇于擔當,走在前、沖在前,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陳謙,交運集團道路客運事業部的一名黨員干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她逆行而上,回到公司對80余臺車輛逐一進行消殺,并向同事傳達防護注意事項;回到白龍井社區,搭帳篷、夜巡查、測體溫、買物資,她干勁十足。連日來,陳謙與社區工作人員并肩作戰,把守社區每一個關口,一刻也未有懈怠。
我們守望相助,共戰疫情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