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游客陸續登船。迎著每一位游客,他都會習慣性的挺身、微笑,提醒游客注意腳下安全,遇到游客腿腳不便或者年邁,他都會上前扶一把;“鳴笛啟航、左舵、右進車,注意前船動向”,認真的表情、簡潔的口令,他載著一船對三峽美景神往已久的游客,往雄偉的三峽駛去;傍晚,披著晚霞,他目送最后一位游客安全的登上碼頭,他那緊繃的神經才會稍稍緩和些,轉頭命令“各部門抓緊時間檢查保養設備、準備好物資、打掃清潔,明早七點準時召開航次會”。這是游輪船長李德全同志一天的日常工作。
李德全同志是湖北宜昌交運集團長江高速客輪公司一名游輪船長,1966年4月出生,18歲高中畢業上船從事駕駛工作,2003年應聘于公司,從水翼客船駕駛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游輪船長。他以滿腔熱情,默默踐行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人生準則。他愛崗敬業、立場堅定、不畏艱難、任勞任怨,為交運旅游客運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一、勇于創新,爭當企業探路人
隨著長江中上游交通格局改變,長江旅客運輸逐漸被高速公路、鐵路所替代,公司審時度勢作出了旅客運輸向旅游運輸轉型發展的決策,將開發兩壩一峽旅游作為轉型攻關項目,該產品為被列為宜昌市創建兩壩一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核心產品和宜昌城市旅游名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重點關注。
豪華觀光游輪與水翼客船相比,船舶長度相差三倍、船舶噸位相差十多倍,船舶操控方法、船舶設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葛洲壩、三峽大壩之間重點水域駕馭大型觀光游輪,尚無先例可循。帶著公司領導的希望和重托,李德全同志率先由水翼客船船長轉職游輪船長,成為交運兩壩一峽旅游的探路者。為迅速適應游輪船長一職,李德全同志以能者為師,抓住一切機會摸索船舶設備和操作技能,在“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新技術新設備應用上,他比學歷高、年齡小同事更為熟練;他與同事們起草的《洪水期兩壩間船舶航行操作要點》被三峽通航管理局采用,并向兩壩間航運企業推廣;《通過船閘操作規程》被公司列為關鍵性操作規程;在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立中,為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反應等提供了大量專業性意見和建議。
從2010年交運兩壩一峽游客接待量2萬人次至2015年30萬人次,公司旅游客運實現了跨越發展。李德全同志作為中堅力量,為之做出了突出貢獻。交運兩壩一峽產品被市旅游局評為“最佳主題旅游產品”、“旅游服務十大品牌”;他帶領的長江三峽8號游輪榮獲“2013年度全國水運系統安全優秀船舶”的殊榮。2014年,他被授予宜昌交運集團“2014年度生產標兵”稱號。
二、以身作則,當好團隊領頭羊
長江三峽8號游輪在試航中,出現試航航速未達設計航速的重大問題,船舶設計院、船舶建造廠多方查證也未找到原因。一個偶然因素,公司技術人員發生船底附著有大量貝殼等水生物,導致航行阻力大增。當長江三峽8號游輪上塢進行修理時,船廠工作人員面對船底幾百平方米的貝殼、水藻,要價數萬元人工費,說為避免損傷船體因為手工清除,水生物有刺激性,會引起清除人員不適。李德全同志聽到工人的要價,戴上口罩,拿起鏟子“我先來試試”,一鏟鏟消除起來,看到船長的行動,船員們紛紛拿起鏟子干起來。三天時間,忍著濃重的異味和不適,頂著船廠工人異樣目光,在他的帶領下,船員們鏟除掉船底青苔和貝殼等附著物達十余噸,并為船底涂刷特制防污油漆,以防水生物再次附著。游輪靜水航速由19公里/小時提升到26.7公里/小時,超過了25公里/小時的設計航速。
2015年3月28日,交運長江三峽旅游產品投放市場,李德全同志又是新航線的首任船長。4月,公司組織員工體驗,醫院通知李德全復查,復查結果血清肌酐超高,必須立即住院治療,李德全同志考慮到新航線才運行,而且這病又不是急性病,讓醫生保密,打針治療。后來公司通過其他同事口中得知,他一直帶病工作,時常會頭痛,腹痛,嚴重時飯都吃不下,強制要求其去住院,可李德全拿出指標有所好轉的檢查單,堅持不下船,最后在公司強烈要求下僅僅休息了兩天,又重新回到船長崗位上。
三、奮戰一線,作安全生產的堅守者
從事水上航運30年來,李船長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牢記“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則,時刻嚴格遵守和貫徹安全法律法規和駕駛室紀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任水翼船船長時,李德全同志曾負責一艘休置多年二手水翼船的恢復工作。由于停運多年,船舶硬件設施狀況極為糟糕。他上任后,組織駕駛輪機人員對船舶設備狀況進行摸底,不分晝夜的對設備進行逐一檢查,整改修復,半個月下來,他瘦了十多斤。在他努力下,一艘十多年船齡的閑置船舶重新煥發出光彩,月均創收73萬元,單船僅兩個月就收回投資。并且在第二年一躍成為公司所屬十艘船舶中營運收入最高、航行里程最多、燃油消耗水平最低、出航率最高的先進船舶,年安全航行近10萬公里、安全運送旅客5.2萬人次,完成營運收入800余萬元。
2013年新游輪試航中,李德全同志憑借其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化解了船舶操控系統突發故障的險情,避免了航運事故發生。他沒有簡單地將故障歸結于設備磨合問題,而是設定為一種危險源,多方查詢資料,與公司技術管理人員探討應急情況下的操縱要領,并組織全體船員反復演練。憑著他一再堅持,在新型游輪運行初期有效地處置了多起突發設備故障的險情,發現了新設備匹配上的隱性缺陷,為公司技術部門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持,督促供應商更新升級了船舶操縱系統,大大提高了船舶可靠性。
“宜昌至奉節”旅游航班,航線170多公里、航行時間近8個小時,為了保證航行安全、幫助其他船員迅速進入角色,李德全同志打破航運界“船長只需開靠頭和重要河段上駕駛室監航”的觀念,堅守駕駛室,對船員手把手教、對規程操作一個點一個點考,只要船舶在運行他就一定堅守在駕駛室,放棄了閑班休息,放棄了下船休息,全心全意為新航線保駕護航。
從2013年到2015年,李德全同志累計安全運行游輪航班582航次,航行里程7萬余公里,安全接待游客近23萬人次,從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四、奮勇救人,展現新時代船員風采
2014年11月的一天,李船長在游輪上值班,突然聽到有人叫“江上有人落水”,他迅速和其他值班船員一起,把救生圈拋向落水者,同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可是江水流速較快,落水者順水漂遠。李船長立即組織值班人員施放救生艇,頂著江風巨浪,操艇追趕落水者近10公里,并不斷向海事部門通報落水者方位和情況,協助海事監督艇將落水者救起。人救起來以后,他跟沒事一樣,回到船上繼續工作。第二天報紙上報道錯稱為躉船上水手,公司事后詢問時,他只是說“人救起來就好,沒想過出名,如果不是按規定動用救生艇要報告,連公司也不想驚動”。
平凡的人,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工作,李德全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著光芒。